中國交通報2016年11月第6370期
交通運輸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確立了完善智能運輸服務系統、構建智能運行管理系統、健全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加強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支撐、全面強化標準和技術支撐、營造寬松有序發展環境六個方面22項分解任務,提出了總體目標,即通過“三系統(智能運輸服務系統、智能運行管理系統、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兩支撐(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支撐、標準和技術支撐)”的體系化建設,在交通出行方面實現基于“交通移動空間”的“一站式”服務,在貨運物流方面實現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的“一單到底”,在基礎設施方面實現基于“信息開放共享”的交通基礎設施和載運工具互聯網化。
針對以上任務和目標,交通運輸行業今后著力推進六個方面工作。
1智能運輸服務系統方面
一是加強政企合作,支持互聯網企業和交通運輸企業完善各類交通信息平臺。
二是推動各類售票系統等向互聯網企業開放接入,加快移動支付在交通領域應用。
三是實現etc系統在公路沿線、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停車、道路客運、鐵路客運等交通領域的廣泛應用,研究推廣標準廂式貨車不停車收費。
四是加強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車聯網、船聯網以及自動駕駛等的基礎支撐作用。
五是鼓勵運輸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進行戰略合作,支持定制承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分時租賃等新業態發展。
2智能運行管理系統方面
一是開展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海事、e航海示范。
二是推廣集成短程通信、電子標識、高精度定位、主動控制等功能的智能車載設施,建設智能路側設施,提供網絡接入、行駛引導和安全告警等服務,加強車路協同技術應用,推動汽車自動駕駛。
三是推動旅客客票向“一票制”、貨物運單向“一單制”發展。
3 智能決策支持系統方面
一是建立跨部門聯防聯控體系和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指揮系統。
二是充分利用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數據資源,加強對交通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和政策制定等決策的支撐。
4 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支撐方面
一是加快國家公路網監測、內河高等級航道數字化建設、城市地面交通、軌道交通、樞紐場站運行狀況信息采集、交通節能減排監測網點建設。
二是進一步完善全國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統,布局基于下一代互聯網和專用短程通信(dsrc)的道路無線通信網。
三是按照“以目錄管理數據資產,以共享促進數據融合,以開放實現數據增值”的思路,強化交通運輸信息開放共享。
5標準和技術支撐方面
一是推進制定人車路協同(v2x)國家通信標準和設施設備接口規范,加快國家智能交通技術標準國際化。
二是著力突破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智能港航和船舶、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智能城市交通管理等智能交通先進技術。
三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快建立技術、市場和資本共同引領的智能交通產業發展模式。
6營造寬松有序發展環境方面
一是放寬市場準入,實現不同市場主體在使用交通設施方面的同等待遇。
二是推動公共信用信息開放,將各類市場主體形成的承運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三是建立和健全部門聯動協同監管機制,加大力度甄別處罰壟斷及不正當競爭行為。
四是加強重點網站、信息系統和客戶端的運行安全監測預警,保障高精度、高敏感交通信息安全,防止侵犯個人隱私和濫用用戶信息等行為。
五是抓緊制定符合交通新業態發展特點的法律法規,制定交通互聯網服務標準,健全與行業發展相適應的稅收制度。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11-18 16:24:47)
聞“汛”而動 聞令而行 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李克強:對事故企業安評環評等環節逐一認定責任云南:今年建成6條高速公路天津機場出入境客流假期同比增四成交通運輸新聞輿論工作進入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戰略機遇期廣西:浦北農村公路里程增加706公里火車兒童票標準長10cm天津公交1.1米以下免票抓好揚塵管控 天津全力塑造"綠色地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