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有力促進收費公路法治化進程

發布時間:2024-05-11 點擊:85
中國交通報2016年9月第6335期
交通運輸部連續第三年“曬”出收費公路賬本,以收費公路信息公開精準對接公眾知情、參與、監督需求,以制度化舉措迎接公民參與熱情,必將有力促進收費公路建設管理法治化進程。
信息公開為公路交通科學發展奠定了公信力基礎。收費公路通行費支出近八成用于還本付息,卻被炒作為暴利行業;通行費標準十幾年基本維持不變,卻被指責為物價和流通費用上漲的推手。信息公開不足等問題,一度使個別媒體和公眾對收費公路政策存在較深誤解,這使交通運輸部門深刻認識到,無論是關注還是質疑,或者只是圍觀帶來的“聚光效應”,公眾的參與熱情都是現代治理的寶貴資源。按照“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交通運輸部門堅持以信息透明回應公眾關切,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宣示促進收費公路信息公開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的決心。
只有對接“水漲船高”的社會需求,信息公開才能更有作為。每一次收費公路信息發布,都會引來社會的極大關注。點擊量、評論量、跟帖量、轉發量,每一個數字都透露出公眾對信息的旺盛需求,并且這種需求已經發生了從關注數量到注重質量、從監督姿態到追求實效的轉變,不再滿足于“及時、全面、具體、準確”。公報的數據源自哪里,通行費收入用到哪里,收支缺口為什么不斷擴大,實行統貸統還是否意味著一直收費……面對公眾“打破砂鍋”的追問,交通運輸部門逐條梳理分析、努力換位思考、給出真實回答。因為公開不應只是告知,而是與公眾的互動、合作,要讓公開更有作為,必須轉變觀念、改進作風、創新機制、增強能力,建立起包括主動發布、專家解讀、輿情收集與回應、有效溝通協調在內的全方位配套機制。聽得懂才能信得過,公開才有更積極、更現實的意義。
公開的力量可以創生善治的能量,用公開透明推動收費公路改革實踐。信息公開不是簡單的信息發布,公開的制度安排是改革的基礎工程和關鍵環節,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切實保障。著眼當前,面對收費公路巨大的收支缺口,進一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細化公開內容,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可以引導公路經營者合理安排通行費的使用,有效控制各項支出。面向未來,《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稿提出的用路者付費、統借統還、特許經營、養護期收費等核心制度設計,都是需要以公開推動的改革。
公開透明、公信自立,其意義已經顯現,并且會在未來的收費公路改革實踐中更加凸顯。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9-27 16:58:40)

天津地鐵車站外檐集中“洗澡” 干凈整潔迎全運
宏云主任召開協調會 研究解決資金撥付及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
提年貨乘公交注意啥天津公交部門有提示
北京257名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因違規被記分
“十三五”公路養護管理綱要出爐
2016年天津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圓滿結束
天津市公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隊伍組建完成
12月25日航運指數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