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創新養好路 安全又養眼

發布時間:2024-05-10 點擊:151
中國交通報2016年11月第6365期
“平陸不平溝三千”。特殊的地質地理、復雜的地形地貌、薄弱的經濟基礎、超常的建設速度,造成了山西省平陸縣老舊公路“設計等級低、建設標準差、排水設施跟不上、安保設施不配套”等問題。近年來,平陸縣從自身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植花種草、建園辟臺、壘墻堆堰、砌渠筑涵”等公路排水和安保設施建設,養出了山區貧困縣“生態化”、“人性化”、“安全化”的“暢、綠、潔、美、安”公路,在日前召開的運城市扶貧攻堅觀摩會上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植花種草 固土防沖
平陸的縣西、縣中多為濕陷性黃土和松散性沙土地質,要么荒草瘋長,蠶食了路面,要么水毀路肩,損壞了公路。每年在路肩雜草清除和水毀修復方面,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此,該縣因地制宜,在沒有進行路肩硬化的縣鄉路上,推廣“根系發達固土強,葉子茂密不瘋長”的野生氈草、羔羊毛、扒地龍種植;在車流量、人流量相對較小的道路和街巷硬化工程的路肩和邊坡上施行耐旱抗澇、根系發達的矮壯花草種植。目前,僅在縣鄉養護線上植花種草已達50多公里。不但路肩和邊坡綠了、美了,而且杜絕了原來土質路肩車跑過去起土揚塵的現象,達到了固土防沖的目的。
建園辟臺 緩壓疏堵
因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平陸所修的道路,往往是坡陡坡長、彎急彎多、路窄路險,司乘人員精神和視力容易疲勞、車輛制動容易發熱;行駛車輛路面跑不開、彎道避不過、叉路難調頭。這些是事故發生的潛在隱患。為了緩解司乘人員的精神壓力,放松心情,平抑情緒,使車輛在路上便于避讓,在叉路口便于轉彎,該縣在公路沿線選擇了一些能夠觀光賞景、休息解困的地段,建設“公路憩園”。在有條件加寬的路段、叉路口和轉彎處,開辟避車臺。目前全縣已在4條縣鄉路上建起了“公路憩園”。在7條主干公路上鋪設生態磚種草、建設混凝土硬化避車臺30多個。盡管建設資金有限,建得還不夠盡善盡美,但公路憩園的建設,因地制宜,邁出了山區公路建、養、管“人性化”的可喜一步。
壘墻堆堰 防翻阻滑
“坡陡彎急,單邊依溝”是平陸公路的一大天然特點。平陸縣交通運輸局從經濟適用出發,在陡坡單邊、容易翻車的急彎處,建高1米以上、寬1米至3米的土質柔性安全墻,既防止了翻車事故的發生,又使事故車輛撞上后免受車毀人傷的二次損失。在一面依溝的單邊坡段,堆置了30至50厘米高的防滑攔水堰。為了保證土堰的安全,又在土堰與路面的結合部,打上了一定高度的水泥歸水帶。在排水方便、不易水毀的地方,設置了水泥急流槽。這些土堰,有效地解決了單邊路易水毀、易滑翻的問題,確保了雨雪天氣的行車安全。
砌渠筑涵 利水暢流
平陸縣的一些老舊公路,排水設施已不能與之配套。排水不暢的問題已經成為威脅道路自身安全和運行安全的主要隱患。為了有效解決排水不暢的問題,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該縣的做法是:路邊有流域面積存在,路下就筑砌排水涵洞;在無法砌渠筑涵的路邊,用混凝土打制斜坡水泥歸水帶,通過低凹處的急流槽將水排出路面。這些措施的采取,形成了“涵溝隨路,利水暢流”的道路排水系統,有效地解決了道路防沖水毀問題,保障了車輛運行安全,效果十分明顯。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11-11 14:14:25)

五項工作扎實推進“互聯網﹢”交通行動
四川10條高速公路年內建成通車
天津公交734路開通運營劉園公交站至北辰醫藥園站
京津城際7月起平日開行85對
全國橋梁學術會議9日廣州開幕
天津市公交632路調整中途行經道路
著力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天津機場春運以來共運輸旅客66.3萬新年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