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 2017年5月第6497期
四川成都繞城高速公路全長85公里,自通車以來交通量增長較快,路面出現車轍、縱橫向裂縫、網裂沉陷等病害。為確保車輛行駛安全、改善道路行駛條件,項目部擬針對該路段路面病害進行養護施工。
項目部通過對幾種養護方式的比較,決定部分路段采用就地熱再生這種新型的路面養護技術。
就地熱再生機組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施工設備。它能將瀝青路面預養護與再生技術相結合,既可以恢復原瀝青路面的路用性能,100%回收利用原瀝青路面舊料,節省大量材料資源和資金,避免環境污染,又可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公路養護的可持續發展。
舊料全利用 碳排放降九成
與傳統工藝相比,再生機組施工將原路面廢舊瀝青混合料100%再生循環利用,節省了40%的成本。“這套設備的最大優點就是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就地熱再生機組負責人表示,如果用傳統工藝對這些路段進行治理,首先要對路面表層4厘米進行銑刨。這些被銑刨出的原路面舊瀝青料,往往被直接廢棄,造成極大浪費。但使用就地熱再生技術,只需對充分加熱后的路面用機組自帶的耙齒耙松4厘米,噴灑可還原路面瀝青性能的再生劑,再添加極少量的新瀝青料,即可完成整個修復過程。
采用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施工,無任何廢料排放,最直接的效果是避免了環境污染。此技術在公路養護中的碳排放不到傳統工藝的十分之一,減少了對瀝青和礫石材料、能源的消耗量,并有效緩解了瀝青混凝土路面翻修所產生的廢料運輸及廢料堆棄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生態環境。
此外,就地熱再生機組采用高效環保的熱風循環技術,燃油消耗量可節省30%。
就地熱再生機組廠家的測算數據顯示,就地熱再生施工相比傳統工藝,每施工1萬平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噸,利用廢舊瀝青混合料960噸,節約新瀝青料600噸。
單車道施工 完工半小時可通車
成都繞城高速公路養護施工的難點在于巨大的交通壓力,熱再生機組在施工中充分展現了其獨特優勢。熱再生機組采用單車道施工方式,施工時占用的工作面小,不中斷交通,施工完成后半小時,路面溫度降至50攝氏度即可開放交通。同時,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振動、噪聲污染小。機組施工期間基本未對交通流造成影響,打破了“修路必堵”的歷史。
就地熱再生機組采用流水化作業形式,對表層破損路面一次性完成就地加熱、翻松、復拌、攤鋪、整平、成形新路面的工程,施工速度達到每分鐘3米至5米,其施工效率較傳統工藝大大提高,縮短了施工工期。同時,就地熱再生工藝使成都繞城高速公路的再生層與老路面熱聯接,杜絕了層間聯接不良的問題,改善了再生路面整體受力狀態。大量室內外試驗表明,使用就地熱再生機組施工的成都繞城高速公路,現場熱再生各項指標可與新拌瀝青混合料相媲美,具有良好的性能。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7-06-06 10:46:51)
建設工程定額管理辦法出臺公交行業認真開展節能周宣傳活動各城市結合實際3個月內制定實施細則戮力同心初顯效 任重道遠須加鞭天津機場福州-天津-海拉爾航線正式開通首航市交通運輸委現場推進津靜線 市域(郊)鐵路首開段工程重慶將增設24個高速路服務區市交通運輸委推動河西區道路停車泊位標線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