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行京津冀的卡通之道

發布時間:2025-06-04 點擊:19
中國交通報2016年8月第6315期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把2018年基本實現重點城市群內“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作為實施目標之一,并把“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程列入“互聯網﹢”便捷交通重點示范項目。
作為我國重點建設的五大國家級城市群之一,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正加速推進。近日,記者就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進展及成效進行采訪。
實習記者 郭一麟 本報記者 鮑健
“河北交通一卡通”廊坊售卡首日現場,乘客積極辦卡。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的推進將加速三地融合。本文圖片由譚磊提供
京津冀協同發展呼喚“一卡通”
“終于等到了一卡通發售,以后去北京乘車,一張卡就能解決,真方便!”近日,“河北交通一卡通”正式面向廊坊市民發售,當天共發行辦理718張,市民張華幸運成為了該市首張京津冀互通卡辦理者。
據了解,“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出發點是便利在不同城市間出行的乘客,以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交通一體化的內涵絕不僅僅是鐵路、公路對接暢通,更重要的是運輸服務的一體銜接。購票支付是公眾出行中重要的一環,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通勤、商務和休閑旅游等出行的便利性,因此‘交通一卡通’的推進非常必要。”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說,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區域內經濟聯系密切,交通出行不斷增加,京津冀“交通一卡通”的推進就會顯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清華同衡)的大數據統計顯示,僅在河北燕郊,早高峰到北京跨省上班的人數高達30萬。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河北省在京人口為155.9萬人,占北京市常住外來人口的22.1%;天津市常住外來人口中,來自河北省的人數為75.45萬人,占天津市常住外來人口的25.2%。以北京為核心的“雙城”通勤規模已經形成,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將直接服務于這部分人群。
在清華同衡技術創新中心副總工高永看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的推廣,對于提高居民地區認同感,加速地區協同發展進程有著重要意義,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交通一卡通”與最廣大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不僅能加速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還能夠讓京津冀各地居民產生交通服務公平性、普遍性的認同感,這將從人民觀念、認知層面影響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促進城市之間的融合和交流,增強三地人民的生活一體、文化認同和情感歸屬。
三地聯席對接實現互聯互通
京津冀三地現已開通互聯互通公交線路686條,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正穩步推進。
“北京去年12月底開通139條互聯互通線路,其中包括北京公交集團運營的110條線路和祥龍公交運營的29條線路。”北京公交集團負責人介紹,110條互聯互通線路中包括69條火車站始發線路、39條跨省線路和2條觀光線,涉及運營車輛3000余輛。今年下半年,北京公交集團將在剩余全部700余條公交線路上開通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功能。
目前,河北省已完成7個城市428條市區公交線路,以及秦皇島、邢臺、衡水3個城市部分公交線路的互聯互通升級改造,并將于今年10月底前實現全省所有設區市的互聯互通,11月底前實現全省設區市與北京、天津兩地的互聯互通。河北省“交通一卡通”發卡總量達4.6萬余張,交易金額75萬元,其中跨區域交易量近萬筆。
天津市在推進“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方面,主要是在濱海新區和武清區選擇了119條公交線路開展試點,主城區公交線路尚未開展互聯互通改造。據了解,天津城市一卡通公司在3個客服中心可辦理互通卡售卡業務,全部12個客服中心都可以受理互通卡充值業務。預計年底前將完成市區全部公交線路和地鐵6號線的互聯互通改造。
為了更好地處理“交通一卡通”建設中三地間溝通協調的問題,京津冀依托協同發展統籌協調小組和聯席會議機制,定期舉行會商,形成了有力的對接協調機制,有效突破了行政區域分割的制約。針對系統運行中的溝通協調問題,每周京津冀三地都會進行運營情況的周總結并開展溝通,對階段性進展按照要求實行不定期的溝通協調。
逐步實現客運全方式“一卡通”
“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的推廣,涉及車輛改造、清分結算、行業管理、補貼優惠等方面,尤其是清分結算方式,將直接影響“交通一卡通”的推廣與應用。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與京津兩地間跨區域清分結算通過“京津冀區域中心清分結算平臺”與“河北省級清分結算平臺”對接完成。為此河北省組建了河北一卡通交通服務有限公司,建成省級清分清算平臺,形成了河北與京津兩地及國內其他城市互聯互通的基礎。由于目前跨區域交易量較少,起步期結算周期較長,一月一結。下一步,隨著跨區域刷卡量的提升,將逐步縮短結算周期,加速信息傳遞。
“目前看來,推行‘交通一卡通’的技術相對成熟,根本問題在于能否建立統籌規劃、統一合作的協作機制。”高永認為,城市間制卡成本、沉淀資金、銷售利潤等如何進行清分,異地刷卡能夠享受的優惠政策,政府補貼異地刷卡乘客的方式,不同城市間公共福利的平衡等都是制約“交通一卡通”發展的重要問題。只有解決了體制問題,才能實現“交通一卡通”順利推進,從根本上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良好開端。
“推進‘交通一卡通’的難點不在于表面上的那張卡,最大的難點是背后的結算機制和破除既有利益。”程世東說,“交通一卡通”的使用涉及到不同的運營主體,如果結算機制不成熟、不到位,出行者的票款不能及時支付到運營主體賬戶中,就會造成運營企業對加入和推廣的抵觸態度。
當然,還有各利益主體如何共同分擔卡的運營維護成本等問題。隨著技術發展,未來如果實現從消費者賬戶實時結算到運營主體銀行賬戶,那么這個問題就將逐步弱化。到那時,卡不再僅僅是儲存現金,而是進行信息交換和確認,甚至不再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有形的卡片,而會嵌入到日常智能設備之中。
程世東建議,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卡通”應該首先著眼于在北京及周邊,如燕郊、廊坊、涿州等地區推廣。這些區域與北京之間已經有大量的通勤出行,有著迫切跨區域出行的需求。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交通一卡通”也會逐步從公交領域向城際鐵路、高速公路領域推進,逐步實現旅客運輸全方式“一卡通”。未來“交通一卡通”不僅可以異地乘車,還將兼具公用事業繳費、小額消費、旅游出行、高速etc等多種服務功能,全方位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8-24 17:33:02)

天津公交632、668、868、859等多條線路恢復原線運營
市港航局組織召開港產城融合發展政策措施編制工作座談會
監管服務同頻共享綠色出行
天津西站設8臺取號機方便銀通卡用戶
中交一勘院推廣彩色瀝青封層技術
行業標準引路 促進綠色發展
天津地鐵6號線梅江設三站年內完成維護結構施工
市公路中心以市民出行安全為己任扎實推進2023年養護工程穩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