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添福 裴斐
“十二五”期間,青海高速公路網不斷向地處該省邊緣的玉樹、果洛、黃南等少數民族聚居區延伸,但因上述地區同屬生態保護區或生態敏感脆弱區,青海公路建設從線路設計、料坑回填、植被恢復、垃圾清理等方面做生態文章,牧民直呼“路從草原上長出來了”。
正在建設的花石峽至久治公路(即花久公路)是規劃中貫穿新疆、青海、四川的庫爾勒至成都公路的組成部分,沿線氣候、地質條件復雜,穿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涉及生態保護區的路段全長120公里。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建設管理處副處長楊應德10日介紹,花久公路盡可能采取零破壞、無痕跡施工,對取料場、棄渣場、拌和站、預制廠等臨時性用地,表土和草皮整體剝離,草皮集中堆放,遮蓋防曬網,定期“養生”,待施工結束后,回植在臨時性用地和路基兩側。
花久公路控制路基開挖面,以橋代路,將剩余的混凝土塊、石渣、泥沙及生活垃圾統一填埋處理,委托專業環保監理單位監督、檢查。截至目前,花久公路生態保護投入超過2億元(人民幣,下同),恢復取棄土場129處,回填渣土面積相當于59個標準足球場大小,路基邊坡回植草皮和種植草籽面積各相當于431個和294個標準足球場。
“青海玉樹地震災后重建項目共和至玉樹(即共玉)公路環保資金占概算投資的5%。”青海地方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對外發布消息稱,該條公路以草皮移植形成邊坡防護替代傳統菱形骨架防護,直接節省建設成本6億元。為了便于高原野生動物遷徙,還專門設置動物遷徙通道。
除此之外,青海還斥資超3億元為三江源腹地的s308線玉樹至不凍泉公路、治多至囊謙公路、s309線多拉麻科至雜多公路實施生態修復。
“我們‘不欠新賬,多還舊賬’,建設公路盡量利用原地形,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楊應德說。
至“十二五”末,青海高速公路(含一級)總里程達到3123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突破10116公里,基本實現高速公路(含一級)通市州,二級以上公路通縣城。農村公路總里程超過六萬公里,實現98.6%的鄉鎮和85.5%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5-12-14 08:56:13)
武漢青山大橋水上主塔墩鉆孔樁完工京津冀聯合推出10條紅色旅游路線西藏:拉林高等級公路將打造景觀長廊信息公開有力促進收費公路法治化進程京昆高速10月底竣工通車北京懷柔區安四路實施養護維修春運大幕今日落下天津鐵路上下車旅客近500萬京津城際加開21對列車滿足兩地旅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