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運輸價格怎樣計算

發布時間:2023-12-07 點擊:429
公路運價成本模型公路運輸價格成本的模型可用下面的公式說明:
公路運輸價格成本=現場提貨費用+干線費用(車輛固定成本+車公里變動成本+噸公里變動成本)*回程系數+目的城市配送費用+管理費用(信息、管理人員工資等)+稅金。
下面用量本利分析方法來分析如何確定合理的運輸價格,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運輸價格=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利潤。
量本利分析的前提是存在兩種成本,一種是不隨運載量變化而變化的成本,叫作固定成本,另一種是隨運載量變化而變化的成本,叫作變動成本。正是由于以上兩種成本的存在,客觀上運輸價格會隨著運載量的變化而變化,只有運載量大于一定數量時,企業才有利潤,當利潤為零時的價格稱為盈虧平衡點。合理的價格就是在盈虧平衡點以上的價格。只有當價格的邊際貢獻(率)大于零時才存在盈虧平衡點,有時運輸價格達不到盈虧平衡點,某些企業也會操作,這是因為繼續營運雖然不能盈利,但可以減少虧損,它的條件仍然是邊際貢獻(率)大于零。市場上的運輸價格范圍,會在固定成本和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利潤(利潤根據企業的期望不同而不同)之間變動,貨主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特點和服務要求選擇合適的承運商。合理的運輸價格是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一定的利潤(至少要高于銀行的存款利率),否則大家的合作不會長久,服務和保障力度也會打折扣。
公路運價需考慮的8個因素:
公路運輸價格成本通常受八個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在運費的費率中都有體現,分別是運輸距離,載貨量、貨物的疏密度(輕拋貨和重貨)、裝載能力、裝卸搬運、承擔責任程度、運輸供需因素、服務要求,以上排序也代表了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
1、運輸距離。影響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影響勞動力、燃料、維修保養等變動成本費用。單位成本與距離不是成正比關系,由于貨物提取和交付活動產生一定的固定費用,因此平均計算下來,通常距離越短,單位成本越高,距離越長,單位成本越低。與城際間運輸相比,市內運輸由于頻繁停車,單位成本相對較高,也是基于同樣的原因。
2、載貨量。體現出規模經濟的特點,通常情況下,單位體積或重量的運輸成本隨載貨量增加而減少,主要是因為貨物提取和交付活動的固定費用以及行政管理費用,可以隨裝載量的增加而被分攤,但這種關系受到貨車的載重量及尺寸限制。貨量越少,伴隨運輸所發生的固定費用就越難分攤,所以很多承運商在制訂價格時,都有最低收費的標準。
3、貨物的疏密度。重量和體積因素需要結合起來考慮,如按重量結算費用,承運商肯定不愿拉輕拋貨,按體積結算費用,承運商就會把很多成本分攤到運價上去,最理想的狀態是重貨與輕貨能結合裝運,既不超重又能充分利用車輛的容積。
4、裝載能力。是指產品的具體尺寸對空間利用程度的影響,像比較規則的電器產品,一般能做到80%——85%的裝載利用率,如形狀不規則裝載較少,超長、特型貨物則更少或不能很好裝載。裝載能力也受裝運規模的影響。
5、裝卸搬運。如產品的存放方式特殊,需要特別的裝卸設備,如托盤運輸、捆扎作業來等都會影響裝卸成本。
6、責任程度。責任程度與貨物的本身特征有關,如價值、性能、耐震性、包裝等,主要涉及貨物損毀風險和事故導致索賠,運輸中要考慮到貨物的易損壞性、易腐性、易被偷盜性、易自燃性或自爆性、對貨物損毀承擔責任的大小以及單位價值。通過風險控制,也能降低運輸成本。
7、運輸供需因素。主要是指啟運地和目的地是否能平衡對流,即是否有回程貨物,理想狀態下的對流是很難做到的,受制于地區之間的差異,也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一些冷僻線路,雖然距離短,但單程價格高,相當于同距離熱門線路的全程價格,就是因為回程貨少的緣故。
8、服務要求。服務與成本是成正比的,服務要求高,投入就多,成本就會增加,如加急運輸,以及附加的搬運、倉儲、分揀服務等。制訂服務標準時,關鍵在于找到服務水平與成本之間的平衡。


網絡貨運平臺怎樣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是問題的關鍵
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怎么破局?
空運快件報關業務概述
網絡貨運平臺在稅務、產業結構、結算模式的差異有哪些?
為什么說網絡貨運開啟了物流新時代
如何選擇一家規范的天津物流公司方法小招
網絡貨運在數字化的發展下不斷進步 實現物流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為什么說分撥中心是零擔物流企業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