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為14.6%,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在政府降低物流稅費的同時,共享經濟模式的出現,為物流降成本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物流成本偏高,是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大難題。2013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為18%,是發達國家的近兩倍。此后逐年降低,到2016年已降至14.9%,但仍明顯高于發達國家。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物流生態圈共享經濟高峰論壇”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崔忠付表示,在公共出行領域,中國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市場。隨著共享經濟的深入,共享的對象也由汽車、房屋發展到更廣闊的社會資源,物流就是其中之一。
在崔忠付看來,物流領域的共享經濟可以分幾個層次。一是物流資源的共享。受滴滴、優步啟發,通過互聯網平臺共享卡車資源,實現車貨之間的匹配,從而降低卡車回程空返率。在公路貨運領域,此類平臺一度達到200多家。大浪淘沙之后,目前還剩下數十家。二是物流基礎設施的共享。比如通過建設物流園區,將卡車司機、貨主企業、物流企業、政府辦事機構、配套企業等集聚在一起,形成新的物流生態圈,產生協同效應。
互聯網物流平臺“
物流裝備市場回顧與展望專線盈利難怎么辦?處理不當引大患!大件、冷鏈、跨境等物流加速發展,快遞業將迎來新一輪變局鐵路特種貨物運輸10大智慧物流倉儲技術,你都能知道哪幾個?國外危險品運輸管理做好這幾點,將幾倍提高物流營運效率城市物流運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