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9-17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王娜 高恩 康茜
中國交通新聞網訊 9月20日至22日,國際道路聯盟中國研討會暨中國公路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將在重慶召開。會議以新常態下公路融資、安全、環境與信息化管理為主題,圍繞公路設施安全、公路資產管理、生態公路建設、ppp與投融資、智慧交通、數據采集與應用六個分議題展開交流討論。這是國際道路聯盟首次在我國舉辦研討會,把國外的先進經驗“請進來”,把我們的好經驗也“送出去”,既能提高我國道路知識與技術水平,又能增強我們的國際影響力。
我國公路科技國際影響力日益提高
國際道路聯盟(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簡稱irf)成立于1948年,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共有70余個國家的政府和私營會員,在國際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中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它所支持的許多國際道路項目都致力于推動跨境道路基礎設施的改進,以此促進經貿發展和地區融合。
2009年,中國公路學會正式加入國際道路聯盟,劉文杰秘書長當選為聯盟執委,并被任命為中國大使。此后,中國公路學會與國際道路聯盟的合作日益頻繁。
2014年,國際道路聯盟提出在中國舉辦2015年中國研討會事宜,這是繼2010年國際道路聯盟在中國山東省舉辦第二屆世界農村公路大會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學術交流活動。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中國公路學會對本次會議非常重視,多次召開籌備會議,對辦好本次會議進行了充分準備。本次會議的承辦方——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也進行了專門的部署安排。該院剛剛落成的華商國際會議中心為適應國際會議的要求,專門安裝了同聲傳譯設施。
國際道路聯盟擁有環境與氣候變化、道路融資與經濟、智能交通及道路安全四個專業委員會,其發展方向與我國“四個交通”發展理念相契合。同時,通過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理念,有利于提升我國公路安全管理水平,促進公路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進一步宣傳、推廣我國公路交通發展的經驗和成果,有利于加強我國在日內瓦項目中心的影響力,進一步深化與國際道路聯盟的交流與合作。
3月27日,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正式批復,本次會議由部規劃研究院和中國公路學會聯合主辦。部規劃研究院和中國公路學會隨即啟動了會議的各項籌備工作。5月上旬,國際道路聯盟理事、部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關昌余和中國公路學會秘書長劉文杰出席在悉尼舉行的國際道路聯盟理事會期間,又與國際道路聯盟官員就本次會議的主題和相關事項進行了會談交流,并達成一致意見。屆時,國際道路聯盟主席卡比拉先生、交通運輸部和重慶市有關領導將親臨大會致辭。來自十幾個國家的50余位嘉賓精彩的報告,將帶領我們共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管理經驗。對于400余位中外參會代表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交流盛宴。
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
今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將中國公路學會列為“走出去”戰略公路交通領域牽頭單位。中國公路學會根據國家的政策變化,積極采取有效形式,不僅有計劃“走出去”,而且積極把國外專家“請進來”,與澳大利亞、蒙古等國家的公路學會組織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國際與地區間學術交流與合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通過舉辦國際學術活動,積極“請進來”。4月21日至22日,中國公路學會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七屆中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這是中國公路學會首次將高層論壇放在京外舉辦,國際元素更加凸顯;5月17日,與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等單位聯合舉辦了首屆山區公路交通發展國際論壇,收到了各方面的積極反響。今年6月初,中國公路學會還接待了國際道路協會(piarc)秘書長及韓國世界道路大會組委會代表團來訪。11月26日至28日,由中國公路學會、臺灣中華道路協會、香港公路學會、澳門工程師學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兩岸四地公路交通發展論壇,將在澳門舉行,這是兩岸四地公路交通科技工作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和渠道。
通過參加國際會議,有計劃地“走出去”。今年,中國公路學會組團赴澳大利亞參加國際道路聯盟亞太地區研討會、組團赴美國參加國際橋梁大會、組團赴美國參加第二屆ppp大會,并積極申請2015年度中國科協國際民間科技組織事務專項,獲得出國參加學術活動的資金支持。
此外,中國公路學會還積極助力行業進行國際交流。申請交通運輸部推進“一帶一路”交通建設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為會員單位哈爾濱中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走出去”提供咨詢服務,并以學會名義,由會員單位——哈爾濱中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向蒙古國捐贈了一臺大型冬季養護設備。推薦馬鞍山大橋及矮寨大橋參加ibc大獎及國際道路聯盟全球道路大獎(graa),最終矮寨大橋獲得國際道路聯盟“全球道路施工類大獎”殊榮。
我國公路科技人才隊伍成長迅速
“促進公路交通科技人才的成長和進步”是中國公路學會的宗旨之一,中國公路學會成立30余年來,始終踐行這一宗旨。目前,中國公路學會設立有“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金鹿獎)、“中國公路學會青年科技獎”、“中國公路百名優秀工程師”、“全國公路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等獎項,擁有院士候選人、國家獎推薦資格,并承擔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公路工程組專業預審等工作。
在本次研討會期間,中國公路學會還將對第八屆“中國公路百名優秀工程師”、首批“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兩項活動進行頒獎與授牌。
“中國公路百名優秀工程師”評選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評選100人,至今已連續舉辦八屆,是為表彰在我國公路交通建設和科技創新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優秀工程師,激勵公路交通行業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熱情,更好地為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發展作貢獻而創立的。這項活動在公路行業有著廣泛的參與度和較強的影響力,對于進一步促進科技進步和人才成長發揮了積極作用。
“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的認定是中國公路學會今年新開展的一項工作,旨在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推進全國公路科普教育設施建設,鼓勵公路行業各相關單位積極參與和支持公路行業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挖掘和綜合利用公路行業科普教育資源,促進公眾對公路行業的正確理解和認識,推動“四個交通”事業的健康發展。本次研討會將對首批被認定的25個“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頒發牌匾和證書。
行業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成立于1978年的中國公路學會,是交通運輸部所屬的第一家社團組織。目前擁有2340個團體會員和7.5萬名個人會員,是全國公路交通行業科學技術工作者自愿組成的學術性群眾團體。學會下設14個分會和專家委員會、青年專家委員會、高速公路服務區工作委員會、高速公路管理學院、中美公路技術交流中心、科技成果推廣中心等機構。承擔了工程系列和研究系列職稱評定、行業科技獎勵、技術標準研制、科技成果鑒定、技術人才舉薦等多項職能。
成立30多年來,中國公路學會一直堅持一個宗旨:團結廣大公路交通科技工作者,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貫徹“四個交通”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促進公路交通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公路交通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公路交通科技人才的成長和進步,為加速實現公路交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作貢獻。七屆理事會期間,首次啟動了“中國道路學科發展報告”的研究工作,并被中國科協作為重點學會資助項目;開展了“長大橋梁建設技術集成創新研究”,被列為交通運輸部重點支持的科研項目;組織了《中國公路史》(1991—2010年)續編工作受交通運輸部委托,牽頭組織首次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等級評定等工作。
中國公路學會以服務公路交通科技發展為己任,按照交通運輸部和中國科協的工作要求,圍繞主題主線,在國際與地區學術交流、科技獎勵、技術咨詢、課題研究、科普教育、會員服務、學會自身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國家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中國公路學會成為中國科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試點學會,新承接了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質量等級評定、團體標準研制、行業標準規范的制修訂等多項職能。
今年以來,中國公路學會還被中國科協評為學會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優秀科技社團二等獎,并成為中國科協“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八個試點的全國學會之一。
中國公路學會將按照上級主管單位的工作要求,積極關注公路行業科技發展需要,圍繞主題主線,服務工作大局,認真履行職責,繼續為我國公路科技事業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5-09-21 15:46:31)
天津:5月1日鐵路客流達高峰薊縣邯鄲加開臨客市交通運輸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志楠赴港航局調研指導工作重點工程A320空客計劃2007年春節后建廠天津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政策系列解讀京津城際延伸線于家堡高鐵站預計2015年8月建成開通運營湖北漢十路政率先在省內實施無人機路域管理天津機場7月旅客吞吐量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0.1%天津客運站五一期間安全及時發送旅客12.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