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2016年12月第6385期
云平臺上運行著50余個系統、10億條數據,客運聯網售票日最高售票達12萬張,冷鏈物流交易平臺月均交易額達3.5億元……近年來,河南省智慧交通建設風生水起。智慧交通建設帶來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的發展思路又是什么?日前,記者采訪了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張瓊。
記者:您認為智慧交通建設給河南交通帶來了哪些改變?
張瓊:對于政府來說,智慧交通讓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比如全省高速公路網感知系統實現了對全省高速公路的可視、可測、可控,有效提升了高速公路網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通過挖掘應用高速公路收費、監控數據,對重要時段的路網運行狀況進行預判和分析,為政府科學決策、管理路網提供支撐依據。12328服務平臺實現部、省、市三級聯網,月均受理有效業務近5萬件,讓政府有了更多渠道和手段為公眾出行排憂解難。
對于社會和公眾來說,智慧交通讓百姓享受到了更貼心的服務。比如河南二級以上客運站全部實現了聯網售票,百姓用手機就能買到車票,省時又省心。又如河南的“鮮易冷鏈馬甲平臺”,是全國首家冷鏈資源公共交易平臺,現在注冊冷鏈車輛已經達到了3.6萬輛。該平臺聚集了大量車輛和貨物信息,運輸公司的生意好做了,整個物流體系的運轉效率也提高了。
所以說,智慧交通建設給河南交通帶來的是質的變化,也是河南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和服務能力提升的絕佳助力。
記者:眾所周知,智慧交通的推進和建設并非易事,河南交通在這方面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呢?
張瓊:推進智慧交通需要對傳統交通業務流程進行改造升級,對領導組織能力和頂層設計要求很高,所以河南成立了以廳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全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與管理,出臺了相關規劃和實施指導意見。此外,要求各部門一把手負責領導推動重大項目實施,每年預算專項資金用于信息化項目建設。
科學設計目標是關鍵。因為信息化是系統工程,所以各個系統之間如何相互支撐,哪些系統需要重點建設,建設順序如何排布等問題都要厘清。近年來,河南先后重點建設了面向行業運營管理的河南省公路、水路路網監測系統及河南省交通運輸協調指揮中心等項目,面向公眾出行服務的河南省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平臺和“暢行中原”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等系統,面向行業治理的河南省治超信息四級聯網系統、河南省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綜合管理平臺等,在發揮業務系統作用的同時,著重發揮整體效益。
此外,還要以開放共享的心態積極與各部門、各單位開展合作。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與部直屬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與省公安、氣象和工商等部門初步實現了信息共享,與“中原云”和三大通信運營商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與騰訊、百度、中興、許昌學院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給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帶來了眾多新理念、新技術,實現了多方共贏。
記者:面對“互聯網﹢”,“十三五”期,河南智慧交通的發展是如何謀劃的?
張瓊:互聯網時代帶來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河南交通將大力探索這些技術在公路水路監測、車船動態管理、安全應急、決策支持、出行服務和協調指揮等方面的創新應用,全面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十三五”期是大交通時代,河南交通將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綜合運輸服務平臺建設,推動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郵政之間信息的高效共享。建成動態感知、全面覆蓋、泛在互聯的行業監控體系,形成以“五個一”和“四大綜合業務平臺”為載體的河南省智慧交通發展格局。
另外,開放共享是不變的主題,河南交通將繼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共享共贏發展,推進信息數據資源合理適度開放共享;完善部省市三級信息交換機制,積極推進行業政務系統向“中原云”平臺的云化遷移,推動“交通﹢氣象﹢旅游”等跨界產品的融合發展,帶動河南智慧交通上下游產業鏈的高效發展。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12-09 16:26:57)
天津公交5路8路29日起安裝Wi-Fi5月起可免費使用公交司機為乘客保管錢包并及時交給失主受表揚地鐵3號線將延至天津南站計劃今年上半年開工勞動節假期我市綜合交通出行需求集中釋放 綜合交通客運量達到2536萬人次津城首個BRT系統票價低速度快白廟到武清一小時兩節期間天津高速公路通行流量達872萬輛,跨省出行熱度高安徽:系統化應用鋼結構橋梁交通運輸部:全力打造無障礙出行硬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