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2016年8月第6316期
“縣城就在眼皮底下,五六公里的路,原來開拖拉機少說也得走四五個小時。現在好了,眨個眼的功夫就到了。”多年來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蒲臺鄉圈窩村交通不便,如今嶄新的瀝青路修到了村口,村支部書記李宏成激動地說,“瀝青路鋪到了家門口,這是我們村幾輩人的夢想,我們圈窩以后肯定變金窩!”
隨著交通扶貧脫貧攻堅的推進,青海省的廣大貧困地區每天都發生著變化。青海省交通運輸廳黨委書記、廳長馬吉孝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將按照“四年集中攻堅,一年鞏固提升”的總體安排,以藏區和六盤山兩個片區為重點,扎實推進精準扶貧脫貧攻堅。2018年青海將實現全部鄉鎮通瀝青(水泥)路、建制村通暢、班車到村,真正使交通成為全省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先行官。
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
自交通精準扶貧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圍繞“扶持誰、扶什么、怎么扶”,青海省交通運輸廳成立了由廳黨委書記任組長、廳黨委成員等任副組長的結對“雙幫”工作領導小組,精心選派了20名第一書記和20名工作人員組成扶貧工作隊,及時進駐20個貧困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扶貧工作隊共立項交通精準扶貧項目29個,投入扶貧資金184.33萬元,計劃引資555萬元幫助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
駐村幫扶只是青海交通推進扶貧脫貧攻堅的舉措之一。“十二五”期,青海省加大了省級補助投資的支持力度,全力推進交通扶貧。到2015年年底,100%的鄉鎮和83.5%的建制村開通了農村客運班車。貧困地區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350萬農牧民“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逐漸成為現實。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青海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編制了《青海交通精準扶貧規劃(2016—2018年)》,明確了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為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多部門合力籌措交通扶貧資金
目前,青海省39個縣1622個建制村屬于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規模較大,貧困程度深,減貧成本更高、脫貧難度更大。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通運輸發展目標,特別是“村村通暢、通班車”的底線目標,青海交通已經到了集中還賬期,按部就班地走過去那種“先通后暢再提高”的老路,顯然走不通,配套建設需要一步到位。
合力扶貧才能迸發更大動力。在中央的政策支持、資金補助的基礎上,青海省交通運輸廳成立了專門扶貧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各縣由交通運輸局和扶貧局牽頭建立交通扶貧跨部門協作機制,為交通扶貧順利開展奠定了制度基礎。特別是六盤山片區示范試點縣樂都區以交通扶貧為主線,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行業扶貧資金和社會扶貧資金,為交通扶貧資金配套整合使用了農牧、林業、水利、扶貧、民政、住建、旅游等部門資金12類22項13.55億元,改變了各自為政、各行其是、規模小、低效益的局面。
作為農村公路建設的責任主體,青海省各級地方政府普遍把加快貧困地區農村交通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廣泛發動群眾,參與農村公路建設與管理。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8-30 11:08:57)
姜義帶隊檢查指導地鐵4號線盾構施工天津航空3月31日新開至烏魯木齊航線湖北兩長江大橋項目獲批建設市客管辦幫扶公交企業 解決員工乘車問題加強養護保潔 共創藍天凈土——養護中心持續加大防塵治理力度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天津站:鐵路運輸進入淡季保障公眾對收費公路信息的知情權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