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執法“桂”在創新

發布時間:2024-05-23 點擊:121
中國交通報 2017年6月第6515期
本報記者 王秋霞 實習記者 吳君馨 特約記者 劉凌輝 特約通訊員 劉靜
從填寫交通執法案件的基本信息,到將查處依據、現場筆錄、詢問筆錄等相關數據錄入自主研發的信息管理系統,最快只需 5分鐘即可全部完成。當前,廣西桂林著眼于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強力推進執法信息化建設。
自2014年桂林市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全國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試點城市以來,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的大力支持下,桂林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試點先行、改革創新,探索創新執法管理模式,率先開啟了廣西“互聯網﹢交通執法”新格局,逐步形成了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的“桂林經驗”。
信息化建設提升效能
“大數據時代,如何依托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業務能力,是我們目前工作的重點。”桂林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支隊長陳晞介紹。為有效解決執法程序混亂、執法流程不規范等問題,2013年年底,桂林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在全區首創交通執法管理信息系統,所有行政處罰案件流程實現數字化管理。
“之前,所有的案件資料只能通過人工手寫記錄,登記信息遺漏、資料不全等情況時有發生。交通執法信息管理系統建成應用后,現已形成了一套標準化、規范化的網絡辦案模式,執法管理模式實現了新的突破。”桂林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支隊長助理石駿表示。截至2016年7月底,桂林市已有9個縣(區)交通運輸執法大隊同步使用該系統。
在實現行政處罰案件數字化管理的基礎上,桂林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還研發了交通執法管理信息系統手機app客戶端。執法人員在進行執法檢查時,可以隨時通過手機查詢運營車輛相關信息,實時準確地將證據、現場筆錄、詢問筆錄等執法相關數據錄入系統,同步進行案件審核、審批等流程和遠程動態監管、案件辦理監督。
政務公開強化隊伍
為更好地接受社會監督,提高執法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桂林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制定了執法信息公開制度,通過設置執法公示欄、觸摸屏查詢機查詢等方式,實現與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數據同步對接,對外實時公開包括違章車牌、當事人(單位)等8項案件基本信息,保證行政執法公開、公平、公正。
政務公開不但消除了公眾疑惑,也促進了執法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在公眾監督的基礎上,為加強機構內部建設,桂林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制定了執法評議考核制度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通過整合內部執法資源,深入推進“三基三化”建設,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綜合執法水平。
陳晞表示,下一步,支隊還將依托交通執法信息管理系統手機客戶端實現執法人員的跟蹤定位,實時掌握執法人員的出勤情況,更好地調度執法力量,確保違法行為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加強全市道路運輸市場整治,建立支隊的網約車營運監控平臺,促進執法智能化。
加強協作聯合執法
桂林作為著名旅游城市,“黑出租”猖獗曾是困擾當地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的一大難題,僅靠單一的執法力量往往獨木難支。桂林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與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正式建立了包括聯合執法、信息化資源共享、案件移交等內容的執法聯勤聯動機制,3個部門通過每周開展夜間聯合整治等方式,加強道路客運車輛的動態監管。
自該機制建立以來,2016年全年共開展聯合整治行動96次,聯合查處“黑出租”90輛次、查處“黑出租”非法營運行為181起。“黑出租”逐年減少,不僅游客市民拍手叫好,也贏得正規出租車司機點贊。
此外,桂林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依托公安部門“天網”系統176個高清攝像頭,以及市火車南站和北站自設的高清攝像頭,搭建起的支隊視頻監控中心已于2016年7月正式啟用。監控中心以非現場執法的方式實現了對全市道路運輸市場重點路段的動態監控,啟用當月,該支隊利用視頻取證的方式查處班線車站外違法攬客行為39起,徹底扭轉了火車南站周邊班線車站外攬客造成交通擁堵的局面。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7-06-23 15:42:12)

春節黃金周期間天津機場出入境客流首破2萬人次大關
市道路運輸局召開下沉社區干部座談會
深入開展調研 加快標準制定
市交通運輸委就此次降雪召開春運工作調度會
京津城際8日起恢復開行86對
提高認識細化措施加強督查確保交通運輸安保萬無一失
公路中心多措并舉提升我市ETC客戶服務水平
提高消防安全意識 強化消防安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