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加速軟升級助力交通率先突破

發布時間:2024-05-18 點擊:85
中國交通報2016年7月第6289期
交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率先突破的三個領域之一,其一體化發展對于破解區域內協同發展難題具有重大意義。“十三五”期是全面落實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關鍵階段,如何下好“先手棋”,事關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總體推進。
7月12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公路學會承辦的2016年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有關司局及京津冀三地交通運輸、市政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業界代表匯聚一堂,就推進京津冀交通互聯互通、提升運輸服務一體化水平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推進交通與土地利用一體化
“天津將加快建設京津城際延伸線,實現北京到濱海新區45分鐘,天津到保定40分鐘,打造京津唐、京津保兩個‘鐵三角’。”
“河北將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郊(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實現市市通高鐵。”
此次論壇上,軌道交通建設是一個熱點話題。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在致辭中表示,“十三五”期,將大力發展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具有快速通勤功能的跨城、跨區域復合型大容量捷運系統,引導人口資源要素在京津冀區域有序流動和集聚。
與會代表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兩年多來,交通一體化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與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的要求還存在差距,特別是軌道交通建設滯后,還沒有建立起滿足跨區域需求的大容量城際捷運系統。
對比東京都市圈的發展經驗,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教授陸化普表示,在軌道交通的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合理發展、最大化效益的問題。
“東京都市圈的軌道交通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軌道建設與土地利用結合緊密,提升了軌道交通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陸化普表示,城市圈的交通一體化,首先表現在交通與土地利用要一體化,包括統籌城市群中城市的空間布局與軌道干線、軌道交通站點和周邊土地使用等的關系。因此,在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過程中,要重視推進軌道交通與周邊用地一體化開發,特別是實現軌道交通站點出入口與大型商業建筑等直接連接。
優化軟環境提升運輸服務水平
既要走得通,也要走得好,是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重要目的。有專家指出,從發展階段看,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只是初級階段,而運輸服務的一體化、方式的融合、信息的互聯互通才是發展目標。
這也是京津冀三地在繼續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將重點推進的工作。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地將通過推進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打造信息統一、政策統一、執法統一、標準統一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管理機制,完善區域綜合樞紐布局等措施,推進客貨運輸一體化,實現客運一票制、貨運一單制。
在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看來,推進運輸服務升級,還應加快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以提升出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王笑京表示,推進交通一體化,要考慮區域交通總體效率與老百姓便利出行的辯證統籌。要在完善設施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使用,推進形成區域內的快速通行系統,實現大型樞紐設施的高效協同運行,讓百姓出行有更多選擇且更加安全便捷。
大數據的應用,也是提升交通運輸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務水平,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可靠手段。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博士后傅毅明表示,交通運輸對經濟和環境具有重要影響,可以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應用,推進交通運輸更好服務經濟發展和空氣污染防治等,進一步發揮交通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據他介紹,基于京津冀交通運輸大數據的應用目前已經取得一系列突破。
傅毅明認為,在大數據的應用中,還要推進統計與大數據的協同發展。在他看來,交通運輸統計是從宏觀上服務交通運輸經濟管理、規劃和政策制定,而交通運輸大數據是從微觀上服務交通運輸監管等內容,要推進兩者融合,實現交通運輸經濟環境的綜合治理,最重要的是要加快京津冀大數據統計平臺的試點示范。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7-20 17:39:26)

暑運過半天津站新增高鐵趟趟滿汛期購票需提前
天津濱海客運總站“三進”小組進校園現場售票
既當改革的促進派 又當改革的實干家
于家堡站建成京津城際延伸線高鐵正式開通
二〇一七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在京開幕
GRACECOSMOS輪順利抵靠天津港
山東:濟青高速公路擴建
天津高速再添智慧型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