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26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記者 鄒立新 特約記者 陳東風
本網訊 記者從5月23日在長沙召開的湖南省農村公路現場會獲悉,截至2015年年底,長沙市農村公路管養里程13357公里,其中縣級以上公路2689公里,鄉道2708公里,村道7959公里。農村公路路況優良率達到84.1%, 中等路以上比例達到93.7%,2010年底,全市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瀝青)路,目前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99.39%。
“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中國夢就是收入提高、安居樂業。如今,村里公路修好后,鄉村旅游資源得到了充分挖掘,我們的收入都翻了好幾倍了!”在長沙縣開慧鎮錫福村,今年73歲的汪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農村公路完善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還帶動了當地的旅游經濟,吃土菜、住民宿、燃篝火,這里成為長沙人周末旅游勝地,還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據了解,隨著農村公路的完善,時尚鄉村游正成為長沙縣一道最靚麗的旅游名片,僅長沙縣開慧鎮,去年游客接待量就達到230萬人次。
“要想富,先修路”, “十二五”期間,長沙市將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全面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實現了“建、管、養、運”的持續健康發展。在長沙1.18萬平方公里的地域內,一條條農村公路就是一條條民心路、致富路、小康路,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帶動了偏遠山區的發展致富,拉近了鄉村與城市的距離。目前,長沙地域內已形成了市區到寧鄉縣、瀏陽市的“一小時交通圈”,到長沙縣、望城區的“半小時交通圈”。
建
公路修到家門口
村里人不用再外出打工
邱松根是瀏陽市文家市鎮新發村的村民,這里地處湘贛邊界,交通閉塞,以往進城得一個半小時,邱松根和妻子只能外出打工謀生,孩子由老人照看,成了留守兒童。2015年11月,荷文公路通車,文家市鎮到城區的時間縮短至30分鐘,進入瀏陽“半小時經濟圈”,光花炮企業就有12家在新發村周邊設了廠。邱松根說,“如今,公路修到了家門口,村里人都在家門口的企業打工。我們兩口子一年能掙十余萬元,上下班還有班車接送。”
加快農村公路發展,完善路網布局,是破解新型城鎮化發展瓶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保障,得到了長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長沙市堅持政府主導,落實發展責任,明確了市、縣兩級對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的責任,把農村公路建設始終擺在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將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全市績效考核,列為“六個走在前列”大競賽項目和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促進了農村公路事業的有序發展。
“我們以市級資金為引導,區縣投入為補充,并成立融資平臺為農村公路建設增添新活力。”長沙市政協副主席、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劉明理說。
2006年至2009年,長沙市財政每年投入1億元,全市累計完成投資27.3億元,修建農村公路7800公里,100%的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2010年始,市財政每年投入1.5億元用于農村公路建設,“十二五”期間累計投入7.5億元,完成投資31.6億元,建設提質改造農村公路6200公里。同時,各區縣(市)對農村公路建設愈加重視,除按額定比例配套補助資金外,經濟發達區縣每年通過各種途徑,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入力度。此外,長沙縣、寧鄉縣、瀏陽市、望城區均成立了建設融資平臺,從2012年起融資9.5億元,新建和提質改造農村公路262公里,有力的推動了農村公路建設工作。
2014年始,長沙啟動農村公路提質三年行動計劃。繼續完成通暢任務,全面實現100%行政村和自然村通上水泥路;啟動農村公路改造提質建設,包括路基、路面、危橋、窄橋的改造和安保工程等;優化農村公路的網絡化水平,繼續推進連通工程和網絡化的建設。三年來,長沙市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1800公里,提質改造900公里,農村公路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型,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能不斷提升。
在農村公路建設中,長沙市特別注重危橋改造、安保工程。2011年至2015年,全市完成投資1.86億元,完成省市危橋改造項目5586延米/122座,確保了橋梁安全。市財政投入800萬元資金,安排補貼到各區縣(市)重點路段重點整治,將農村公路安保設施建設擺在重要位置。
農村公路是社會工程、民心工程、公益工程,長沙市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全面推行“七公開”制度,利用報紙、雜志、網站、公示欄等多種形式,切實做到了建設計劃、建設資金來源和使用情況、招標過程、施工過程管理等七項內容全公開。
管、養
創新養護模式
公路養護專群結合、有路必養
農村公路大規模建設,同時也帶來了大規模的管理、養護任務,如何建立長效的養護管理機制、如何保證養護資金來源?這些問題不解決好,國家投入巨資、公路部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老百姓寄予厚望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將會大打折扣。
對此,長沙深化管養體制改革,落實機構人員,形成市、縣、鄉三級管理體系。市公路管理局統籌協調指導全市農村公路建管養工作;各縣(市)區成立農村公路管理部門,負責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工作,各單位均已納入財政全額撥款,保證了人員工資等支出,實現了管養分離。全市所有鄉鎮都成立了農村公路管養機構,明確了一名鄉鎮領導負責農村公路管養工作,配備1只2名交通專干,各行政村明確了村主任(村支部書記)為管養負責人,接受鄉鎮管養部門的監督、檢查。
同時,自2007年燃油稅改革以來,長沙相繼出臺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明確了管養資金、補助標準、管養模式及鄉鎮、村的管養責任,為農村公路管養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全行業推行“尊法”、 “守法”等依法治路活動,提高了執法水平,使“依法治路”精神深入人心,營造行業新風尚。此外,自湖南開展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以來,長沙市從城區到縣鄉、從路面到源頭,部門聯動、區縣擔責,責任層層落實,治超行動雷厲風行,農村公路破損勢頭得到明顯遏制。
另一方面,長沙做好全面養護好農村公路工作,切實做到專群結合,有路必養。在長沙縣開慧鎮,農村公路管養落實到鎮村干部,做到責任包干;瀏陽市試水“自行組織簡易程序公開招投標”,不斷探索和完善養護大中修“四步走”工作機制;寧鄉縣從2014年開始推廣完善片區養護模式,實行“集中居住、集中勞作、集中管理”,同時選擇優秀的養護隊伍進行承包養護;瀏陽文家市鎮新組建了兩家專業養護企業,養護市場化打開新局面。
“我們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創新養護模式,采取常年養護與季節養護相結合、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探索、推行和完善委托養護、合同養護、個人分段承包養護等多種形式的養護模式,并積極培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劉明理說。
據了解,自管養年活動開展以來,創建管養示范鄉鎮和文明示范路成為名片項目,受到各級重視。
長沙縣結合城鎮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望城區結合區城市管理“十美”和“美麗鄉村道”的建設、瀏陽市結合全民綠化三年行動、寧鄉縣以溈山旅游風景區為中心,結合縣安保建設年活動,打造出一批暢、潔、綠、美、安的文明示范路,起到很好的了示范帶頭作用。2012年至2014年,全市共創建管養示范鄉鎮創建管養示范鄉鎮24個,打造文明示范路1339.7公里,部分區縣文明示范路連片成區,形成規模效應,提升了整體形象。
2016年,長沙市將繼續創建示范鄉鎮4個,打造文明示范路200公里。并且在今后將一以貫之,把示范創建打造成品牌,帶動全市農村公路建設水平上臺階。
此外,長沙市建立起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長期穩定的農村公路管養資金渠道,增強資金保障。市、區、縣(市)養護配套資金均按省補資金1:1配套納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經濟發達區縣財政投入遠大于省市補助。2104年,長沙縣養護財政投入達3000萬(日常養護1000萬、大中修、安保、綠化2000萬)。望城區財政投入1.26億元(日常養護635萬、大中修2000萬、重要縣鄉道的提質改造1億)。寧鄉縣財政除養護配套外,另投入1500萬安保專項經費。
運
共享優質交通資源
農村人也能暢享公交生活
今年4月底,一抹亮麗的“綠色”穿行在瀏陽市大瑤鎮的主要干道,吸引了不少居民的目光。當天,大瑤人盼望了許久的公交車開始試運行,此次大瑤投入15輛公交車參與試運行,實行統票制,集鎮范圍內票價約2元,其他票價約3元,65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及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等特殊人群免票乘車,他們也能和城區市民一樣暢享公交生活。
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農村公路不僅要建好、管好、護好,更需要全面運營好,使其切實服務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在長沙,公交城鄉一體化早早啟動,2010年發布的《長沙城市公共交通規劃修編最終報告》對城鄉公交發展進行了詳細規劃。各區縣緊隨其后,制定了《城鄉公交一體化規劃》或《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規劃》。
目前,長沙市共計23家客運企業涉及農村班線客運經營,擁有農村客運站64個,農村客運班線線路847條,農村客運車輛1686臺,年行駛里程約11068.42萬公里,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99.79%,全市已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適應旅客運輸需求的公路客運站網絡。
“2015年,我們根據市人民政府將出臺的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實施意見,制定了長沙市市區城鄉客運一體化具體實施方案,計劃通過3年的時間,全部完成城區周邊20公里范圍內20余條道路客運班線近300臺中巴客車的公交化改造任務,全面實現我市市區城鄉客運均等化服務。”劉明理說。
不僅如此,長沙還通過制度改革,突破農村公路運營瓶頸,激發農村客運發展活力。2012年,長沙市實施大部制改革,城市公交、出租行業由原公用事業管理局劃歸交通運輸局,正式建立了“一城一交”的綜合交通管理體制。
此后,市政府對長沙市城鄉公交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和財政補貼政策,按市財政公共財政收入的1.5%設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資金,免征公交企業購置公共汽車車輛購置稅,城鄉公交站場建設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免征公交車輛車船稅,經營困難的企業還可專項申請免征城建稅、教育附加費、防洪基金等。
部分區縣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政策上作了補充,長沙縣率先采用ppp模式引進社會資本發展公共交通事業,出臺了《城鄉公交線路虧損補貼測算辦法》,寧鄉縣出臺了對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政策,按1200元/月臺的標準下撥補貼。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孵化和培植壯大了一大批城鄉客運企業,使農村客運煥發出喜人的生機,有力地推進了城鄉交通一體化進程,帶動了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5-27 15:44:37)
淺層固化新技術讓“芝麻糊”變“硬殼”市交通運輸委召開2019年防汛工作會議暨市防指交通運輸組會議天津西站增開至煙臺列車天津濱海高新區公交313路開通接駁地鐵3號線山西:運寶高速解州至芮城陌南段通車國航加開春節期間天津至香港臨時客運航班“中國橋梁”:中國的就是世界的疾風知勁草 擔當鑄忠誠